黄鹦鹉怎么养殖技术?
1.人工繁殖 黄尾鸟属于鹦形目,鹦鹉科,原产于非洲,是常见的观赏鸟类。其体形较小,呈倒三角形;羽毛颜色艳丽,并有金属光泽,特别是雌性鸟胸部色泽鲜艳、纹理清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有关黄尾鸟人工繁殖的技术报道较少。 2007年,有报道表明国内某动物园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成功使黄尾鸟繁殖。首先,选择体质健壮的雄鸟和雌鸟作为亲鸟对进行饲养。在交配阶段,每天让它们同笼相处,观察是否存在两性生殖器官接触,如有接触现象,证明已完成交配,可以开始实施人工受精。其次,在人工受精时,用注射针管吸取精液注入雌鸟的泄殖腔内,注意不要刺破卵鞘。最后,将雌鸟腹部向上置于巢箱内,保持安静,避免惊扰,使其顺利产下受精蛋并负责孵化。
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鸟类是体内排卵的动物,所以无法像哺乳动物一样直接观察到精卵结合过程,而人工受精的成功率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于黄尾鸟的人工繁殖,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幼鸟饲养 小鸟出壳后,如果亲鸟照顾得比较好,一般不需要特意的喂养。若遇天气寒冷,应给小鸟保温,防止冻伤。 随着小鸟的生长,需要补充的食物种类逐渐增多,除喂食虫外,还应添加水果、蔬菜等。为保证营养的全面性和均衡性,最好选用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混合饲料,按用量分别研磨成粉状,再拌到食物中一起喂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随便更换喂食的饲料品种,以防引起消化不良。
为了培养小鸟良好的习惯,可在食盘上盖一块玻璃,旁边放一个盛水的小盘子。这样既能满足小鸟觅食的欲望,又能让其学会自己饮水。但是,千万不能让其随意进食,尤其是人吃的食物及米饭粒等等,以免染上寄生虫,导致死亡。 3.成年鸟的饲养 当小黄鹂鸟满一周年时,就进入成年阶段,这时它已经有了飞翔的能力。此时,应将其改为散养的方式,任其在室内或室外自由活动。除了供给充足的食物和水源以外,还应提供一个较大的生活空间,以利于其健康生长。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除了注意食物的种类和质量外,还要特别注意日常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等污物,保持清洁。冬季,要保证鸟舍的温和,夏季,要避免高温高湿气候,确保环境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