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瘙痒是怎么回事?
狗的皮肤病分为真菌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等,而且皮肤病的患处与人体的局部病变是非常相似的,都伴有瘙痒的症状。当发现爱犬有瘙痒症状时,首先需要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避免过度挠痒导致皮肤损伤;其次应及时带到宠物医院诊断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引起狗狗皮肤瘙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跳蚤、虱子等寄生虫的叮咬;洗澡不当造成毛发潮湿或接触刺激性物品使毛发过敏;天气干燥、寒冷,皮脂腺分泌减少,出现皮屑;误食食物或者用品引起的肠胃不适;长期单吃某种肉类导致营养失衡等等。
对于日常保养,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驱虫,预防寄生虫感染 是诱发皮肤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需要定期给爱犬进行驱虫,避免虫体滋生引起皮肤发痒。一般驱虫药分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两种,具体服用方法及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如果经驱虫后,仍发现有皮屑、瘙痒等症状,则应带到宠物医院就诊,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2.合理洗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对于经常外出玩耍的爱犬,最好每天清洗,避免毛发上附着过多灰尘、细菌等,引发皮肤问题。但需要注意,即使再勤快的狗狗,毛发也会有脱落、掉毛的现象,因此不宜频繁洗澡,尤其是使用人用的洗发水、沐浴露等。
一般来说,1个月左右洗一次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用热水烫洗患部,更不要自己随便涂擦药膏。如需使用,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合理喂食,加强营养 狗狗因为挑食、偏食等原因而出现营养不平衡的情况,应该及时调整饮食结构,补充微量元素等。对于年龄较小或体型较瘦的狗狗,可以适当增加营养,适当增加饲喂量,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给狗狗食用人类的食物,特别是盐分过高的零食,因为高盐分的食物容易引起炎症反应,进而诱发或加重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