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疫苗怎么区别真假?
目前,国内已有3款新冠病毒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分别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灭活疫苗、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灭活疫苗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其中,只有国药中生北京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武生所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两款产品获得了欧盟的认证。
据国家药监局官网12月9日消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批准了复星医药旗下重庆复宏汉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进口注册申请,用于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这是该药也是中国该类型药物首个获批上市的民族品牌药品。
近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示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中标企业名单,共有164家企业的42个产品入围,涉及金额约为200亿元。此次集采品种为胰岛蛋白类似物,包括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5个通用名,11个剂型的注射剂药品。
假疫苗多为接种点内部流出
“目前来看,国内的疫苗是很难造假的,国家对疫苗的生产、流通、使用、储存都有很严格的规定,疫苗从出厂到接种人手上都是在冷链监控的,因此要造假并不容易。”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所称的“假疫苗”,很大一部分都是从疾控中心或者防疫站等接种点内部或者计划内流通渠道漏出来的。
“一些医务人员,甚至疾控中心或者卫生防疫站的人,他们会把本应该给小朋友打的免费的、质量较差的疫苗给存起来了,然后私底下从外面买一些质量好一点的、差价更大的疫苗,比如从药剂商手上或者疫苗厂家那里买,赚取差价。还有的人通过计划内渠道拿疫苗,拿货价格很低,然后进行差价返点。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儿。”
据介绍,上述情况在二三线城市更为普遍。“在大城市,像北京、上海,疾控中心的管理比较严格,不容易出现。但是二三线城市很普遍,有一些从疾控中心出来的人自己开预防门诊或者私人医院,也会做那种差价返点。”该业内人士说。而此次辉瑞疫苗案中涉及到的几家预防门诊皆为自收自支的医疗机构(自负盈亏),与卫计委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批号不同说明是两个批次的生产
一位医药卫生界从业人士告诉记者,疫苗造假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疫苗不比普通的药品,它对冷链的要求非常高,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可以保存和运输,否则就可能失效,在接种后不能达到相应预防传染病的效果。而且疫苗是生物制品,与化药成分不同,想假冒、仿制,不经过临床实验,根本无法达到基本要求。”“从辉瑞疫苗案来看,出现批号不同,只能说这是两个不同批次的生产。但也不一定就是假疫苗,只能说有待调查。”
该业内人士认为,公众对于疫苗安全不必太过紧张怀疑,政府卫生部门对此有严格管理和监控,只有极个别的、偏远的或者管理不严的地区才会存在“假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