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一年繁殖几次宠物?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所有的爬行动物(包括蜥蜴、龟类、蝾螈等)都有一种先天性的防御性生理反应,那就是遇到危险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会直接作用于内脏器官,引发机体强烈反应,即“逃跑或者攻击”的选择题,这种应激性反应是遗传基因决定的,不会通过后天改变。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一只饥饿的成体壁虎在见到食物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吃而是进攻;同样,我们也会看到小壁虎出生后不久遇到危险时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走而是进攻。 至于原因嘛,也是很简单的:对于天生胆小怕事的壁虎而言,如果遇到了危险不能迅速逃离或者进行防守反击的话,那么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它们的身体无法支撑它们长时间奔跑或对抗。为了生存下去,为了延续后代,它们只能将自身潜能完全激发出来,做出“拼命”的反应…… 说到这里,问题应该已经很清楚了,所谓的小壁虎“自食其尾”完全是自然界优胜劣汰的生存表现,与“母性”无关!事实上也是如此,已经观察到的新加坡绿壁虎在受到威胁时也会有自残行为(Ziegler et al. 1973)[2]。
至于有人提出的“断尾巴刺激母壁虎发出求偶信号,从而吸引公壁虎前来交配……”我觉得可能性几乎没有:首先,我们已经看到了幼壁虎的攻击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长大后通过母亲教会的;其次,我们人类自己都会对血腥暴力和痛苦的事情产生本能的恐惧和反感,更何况是冷血无情的动物呢?最后,既然雄壁虎的求爱形式主要是依靠释放雄性激素,那么为什么还要通过自残的方式来触发母体的反应呢?直接释放雄性激素不是更有效吗?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必要通过这种方式向雌性表达“我爱你”…… 所以,我坚持我的观点,所谓的“自食其尾”完全是动物本能的体现,与母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