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出真黑柴犬?
目前,国内所见的黑色柴犬(以下简称“黑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颜色不够浓郁、明亮、均匀(通常显得发乌、发灰或发棕);被毛缺乏光泽,而且往往相对松直;部分犬存在白色镶边或白点/白团。从颜色的形成机理出发,上述问题可归结为两种缺陷类型:色素异常和毛发性状异常。通常,纯色黑柴(即无白饰毛的黑柴)多出现前一种情况,而有色黑柴(即有白饰毛的黑柴)则多出现两种情况。
从颜色形成机理出发来分析黑柴是否失色非常重要,如果从色系角度出发,则比较难以区分真黑柴与褐柴犬。在日本,柴犬的黑色色系与赤色犬的黑色色系是统一评判的,评判标准主要涉及颜色的浓度和毛发性状两方面。因此,不排除赤色犬色系偏黑和黑犬色系偏褐的现象,也就是说,极深色的“褐柴”和偏褐的“黑柴”在外形上非常接近。从颜色形成机理角度来讲,二者在基因型上没有本质区别,但赤色犬(包括褐柴)的毛发性状与黑色犬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国内的黑柴犬数量很少,品貌良莠不齐,其中伪黑柴的比例较大。伪黑柴是相对于真黑柴而言的,所谓真黑柴是指符合日本犬业联盟JKC犬种标准的黑色柴犬。JKC柴犬犬种标准规定,真黑柴应符合以下特征:被毛全黑(除符合规定的白饰毛外),色彩浓暗、深沉且不失明亮,被毛应为富有光泽的毛笔触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