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格多宠物蛇?
无论是红泰蛇、黑王蛇、玉米蛇还是奶蛇,都被称为无毒派格多(Pythons)。它们从巴西中部到北部许多地方都有分布。虽然从原始类型来说,它们确实是无毒的,但是,现在的世界上已经有至少两个相对稳定的派格多蛇类亚种是有毒性的,它们分别活在巴西的东北和西北。这些相对稳定的亚种至少从1970年起就有了明显的毒性。
在原始的自然环境下,这些蛇是没有毒性的。从1950年开始,葡萄牙毒理学家迪尔梅多(Durmeao)就一直在研究蛇毒。1970年1月24日,在帕努科(Pao de Campo,巴西)的卡布雷拉·罗马尼亚(Cabreira Romaninha)森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发生了一起令人惊悚的事件:Aline 女士刚参加完葬礼回家,在跨过一条沟的时候,两条蛇从她的双腿间略过,起初她并没在意,但是回家后就感觉脚踝开始痛起来。当医师和她的丈夫试图把脓液从伤口挤出时,这位女士忍受不了这样的疼痛而昏倒了。当她再次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在了医院里,脚踝被截掉。这条伤腿从膝盖以上20厘米处被截掉。虽然这条蛇的毒性很小,但对人类还是有毒性的,因为它们是有可能对人类造成致命伤。
幸运的是,这条派格多毒蛇没有穿透患者的皮肤造成伤口。这也是唯一一例没有皮肤破损的急性中毒致命案例。这位女士只是发生了急性中毒,因剧烈的头痛失去了知觉并且体温升高。这是葡萄牙毒理学家迪尔梅多·马瑞纳(Durmeao Júnior,1938-2011)在调查之后给这个病例做出的结论。1970年5月,他发表了一篇实验性的文章,详细说明了派格多蛇类的毒性,以及如何有效地治疗这些有毒的蛇类所引起的疾病。在该篇文章中,马瑞纳详细提到了女士Aline的病症:腿部急性发炎、水肿,淋巴结脓毒症,体温高达40.4度,她昏倒之前和昏倒之后的血样分析对比表明,她的血清蛋白有明显变化。之后,患者脚踝处出现了大面积坏疽。在脚踝手术之后的几天,她依旧体温过高,并且感染比较严重,之后,坏死组织被清除并且放置愈合。
在1972年4月的《巴西毒理学》(Brazilian Journal of Toxicology)期刊上,迪尔梅多·马瑞纳提到了Aline女士的病症:她的情况非常严重,但是令人惊叹的是,她竟奇迹般地痊愈了。之后,马瑞纳做了很多工作以确定这种蛇类的毒性,并指出了巴西的几篇相关案例论文有错误的地方。
迪尔梅多·马瑞纳于1938年11月14日生于巴西萨尔瓦多(Salvador),在1959-1966年之前,他是巴西联邦大学医学院(U.S.F.S.P)的学生。六年大学读完以后,在1966-1967年,他在巴西沙佩科大学(C.U. E.S.P)做蛇类蛇毒的研究。1967-1969年,他做空军志愿者,在日本居住。期间,他一边学习日语,一边做蛇类研究。1969年7月,在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专业完成学业后返回巴西。1970年2月27日,在《巴西医学杂志》(Jornal Brasileiro de Medicina)发表文章:“东京大学研究针对毒蛇毒液的抗凝血剂。”
他的研究包括:
1、在1970年2月27日发表在《巴西医学杂志》的文章“东京大学研究针对毒蛇毒液的抗凝血剂”。
2、1970年上半年,马瑞纳在巴西利亚做了许多研究,在之后的20年,他到处做了大量研究,来对蛇毒进行初步认识和更好地理解它们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实际作用。他对神经毒物和血液毒物都有研究。
3、1977年上半期,日本熊本大学在研究从眼镜王蛇(Najang)毒液提取的克尼拉斯宁(Kanilexin),这是一种对人和动物都具有致命性的毒蛇,在这种蛇的毒液中,马瑞纳分析出了十种不同的蛋白酶,这种眼镜蛇的毒液是水溶性的,它会对血液起到凝固作用。一旦这种蛋白质被激活,它的半衰期是30-40秒,它会开始引起人体的凝血作用。
4、在1979年12月发表在《巴西生物化学学报》上的“关于蛇毒的凝血因子:它们的性质、功能和作用”。
5、在1979年12月9日发表的“不同蛇毒之间的对比分析”。
6、在1993年5月,马瑞纳在荷兰召开的国际毒理学会议上发表 “巴西毒蛇的种类和分布”。
7、1999年4月26日,巴西电视台四台(TV Espanl 4)采访马瑞纳·迪尔梅多上。
在1974-1975年,在巴西的福塔莱萨(Fortaleza),马瑞纳·迪尔梅多建造了巴西第一个专业的蛇园:“生态蛇园(Ecomuseu de Serpentes)”。这个蛇园是为青少年组织的一次旅行讲解活动而建立的。在1979-1980年,迪尔梅多·马瑞纳在巴西博塔弗戈(Butafogo)动物园创办了第二个蛇园。在1997年5月24日,迪尔梅多·马瑞纳在圣卡塔琳娜州的萨尔德斯(Saldes)博物馆就“蛇在巴西的传说和现实”做了一个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