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怎么识别血统?
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纯种犬、什么是杂交犬,这决定了你是否能把“血统”二字正确地用在你讨论的问题上。 动物学家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为: 纯种犬,是特定人类群体为了特定人类目的而选择的基因池相对狭小的动物群体;这些特殊的基因池经过数代的选择和繁育,最终形成了我们在野外很少能看到像动物园里圈养的动物,它们大多都是近亲交配繁殖而来。(当然现在有了DNA检测技术后,我们不仅可以知道一只狗是否纯种,还可以知道它有多少带遗传缺陷的基因) 而杂交犬则是由两个以上纯种犬相杂而成,即杂合子,由于没有单一的祖先,它们的基因池更大,也更接近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把“血统”用在宠物身上是十分合理的,因为人类培育不同品种的宠物犬,就是为了获得不同的外貌特征和性格,以达到人们不同的饲养目的。而把“血统”这一概念用在猎犬身上就显得不太合适了,因为狩猎活动需要猎犬具备灵活机动性以及较好的适应性和可塑性,以适应不同地形和猎物的习性,所以纯种犬反而缺乏这种特质。我们通常认为的“血统”的概念其实是指“基因型”而不是“表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因型决定表型”。
了解了什么叫做纯种犬和杂交犬之后,我们就可以讨论如何判定血统的问题了——我们先假定题主想问的是如何鉴定某只犬是否有某一特定血统,还是说只要是杂交犬就不能算具有“血统”? 如果只是问如何判断某一物种是否有其特定的血统,那么答案已经通过上面定义给出,这是可以检测并证明的。如果问到怎样判断一只能否成为某一血统的代表,那这个问题就有点复杂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名词——“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指在没有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一对等位基因在种群中的频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变的过程。由于自然界不存在纯合子,我们所观察到的基因型都是杂合的,因此遗传漂变过程中所谓的“基因型频率”其实是“等位基因频率”,并且由于人类个体只能从中选取一个来源明确的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所以遗传漂变最后会导致每一个物种的基因型频率逐渐趋于相同。也就是说,当时间足够长,无论一只犬是否有其特定的血统,它们的遗传标记都会趋于相同,表现出来的性状也会相似。
从实践上来看,判断一只犬是否能代表某一血统在实践中变得较为简单,只要给它一个带有遗传标记的引物,运用PCR方法就能检测它是否携带相应的遗传标记,同时结合基因组测序就可以确定它的基因型频率是不是和我们想要设定的一样。不过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检测已知带遗传标记的基因型。
对于想知道自己爱犬是否拥有某种特殊血统的人,可以通过血样基因检测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商业化的基因检测公司,他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分析血液样本中的全基因组序列,可以精确检测到数百乃至上千个遗传突变位点,由此推断被测动物的基因型,进而判定它所代表的遗传标记型。虽然此类公司大多是专注于检测人类基因,但也有很多提供动物基因检测服务。(如InnovaGenetics、Gene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