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打针如何防止咬伤?
你要弄清楚为什么打预防针会诱发狂犬病毒发作! 所谓的“疫苗”其实就是用各类疫苗接种动物体内,让其产生抗体,从而起到保护动物的目的。但任何疫苗都不是100%起效的,也就是说注射了疫苗后,机体产生抗体的可能性有50%、25%甚至更低的比重。而一旦抗体浓度低于保护值(这个数值非常微妙,需要专业检测),动物感染病菌的概率将大大提高。当然,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是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在这期间再次免疫不需要注射蛋白,但抗体水平也会逐渐下降直至消除(也就是医生所说的“失效”,其实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降低了保护作用);如果间隔时间较长或机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刺激(细菌、病毒的抗原呈递细胞有可能激发动物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记忆复活,进而使机体产生新的抗体)则必须重新注射。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不管是疫苗还是抗体,进入人体后所作用的部位主要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中的某些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与神经传导有关,并不直接参与狂犬病毒的感染过程。也就是说,注射疫苗后即使产生了抗体也不会对已经存在的狂犬病毒有任何清除作用——此时如果不慎人被咬,仍然有必要注射疫苗! 但这里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注射的疫苗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机体对疫苗的应答不足所致。所以这种情况下是没必要再次全程注射的(除非怀疑疫苗的纯度或者生产过程中存在缺陷),只需要按照程序加强接种两针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注射到体内的疫苗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因为机体已经有了一定的抗体水平,所以在加强接种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