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针剂有哪些?
皮肤科常用的针剂有3种,分别为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下面分别介绍。 1. 免疫抑制剂 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调节作用使免疫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常用于治疗严重顽固性的湿疹、银屑病、痤疮等。常见的药物包括环孢素软胶囊(商品名:新赛斯平)、吗啉胍注射液(病毒灵)等,需遵医嘱使用。
2. 激素类药物 有皮质类激素(如肤轻松、皮炎平霜)、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乐松、西乐葆)等,在皮肤科中应用广泛,可迅速控制炎症发作,改善不适症状,但长期大量使用会诱发感染或导致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注意用药剂量及时间。
3. 抗生素 可杀灭病原微生物,对感染性皮肤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用于脓疱病、毛囊炎、痤疮等。常见的药物包括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夫西地酸乳膏(立思丁)等,需在医生诊断后,明确病因,对症使用。
还有外用杀虫药,如对疥疮有效的杀虫药阿苯达唑;各种癣病的抗真菌药酮康唑、伊曲康唑以及特比萘芬等;对于虫咬引起的皮肤损害,可选用复方炉甘石洗剂、薄荷酊等;对动物性皮肤损害,可使用青霉素、林可霉素等抗生素。 内用药物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病,可用适量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吗啉胍注射液)、板蓝根冲剂等;而对继发性细菌感染,则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类等;异位性皮炎、荨麻疹等瘙痒明显者,可短期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根等;还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口服中药汤剂以解毒清热、祛风润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