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犬的品种有多少?
“牧羊犬”这个概念在动物分类学上并不存在,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物种叫做“牧羊犬”,而只有许多被称为“牧羊犬”的狗。这些狗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生理特征和性格特点。因此人们可以将这些狗归类在一起,称为“牧羊犬”。 在自然界中,许多猎食性猛兽都有护羊的习性,比如草原上的狼、沙漠里的豺等。它们会围攻羊群,咬死其中的羊,但并不会把羊彻底吃掉,而是留着慢慢啃。正是由于这样的生存技能,这些猎食者才得以生存下来并繁衍至今。而不少牧羊犬也有护羊的天性,这很可能是它们的祖先在演化过程中学习而来的。
人类发明了农业,培育了家畜,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同时,人类也建立了畜牧业,为了保持家畜的数量而需要对动物进行人工管理,这种管理包括放牧和圈养,也包括驱赶野兽和保护牲畜。而在这些工作中,人与动物的分工不同造成了人类的特定需求,从而引导着动物向一定的方向演化——驯化发生了。
家养羊的驯化大致发生过两次,一次是由亚洲中部和南部向东传播到印度及东南亚,然后在向北传到中国;另一次是欧洲的绵羊向北进入北极圈来扩展其分布区域。而家养牛的驯化则发生得较为简单,因为牛最初就是作为食物的,所以人类的饲喂促使牛的驯化变得容易。之后,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变,牛可以通过长途运输,从而扩大了其分布区。 除了人类干预外,自然选择也是导致某些动物成为“牧羊犬”的原因。有些狗天生就具有寻找食物(寻乳)的能力,当找不到吃的的时候就会回到主人身边。而在自然界中,很多食物都是分散储存且不易发现的,需要动物找寻才能获得,因此拥有这种能力的动物就有了生存的优势。而对于牧民来说,那些能够找到离散饲养的羊群的狗显然有着重要的价值。而那些无法离开主人的狗狗们虽然也被善待,但他们不能帮助牧民放牧和寻找食物,因此在种族繁衍的过程中逐渐被淘汰。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牧羊犬种类有30多种,而我国主要养殖的牧羊犬主要有5种,分别是苏联红犬、苏格兰牧羊犬、边牧、德牧以及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