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养什么品种的狗?
先上结论,古代中国主流社会普遍饲养的犬类是今天中华田园犬(土狗)的祖先。 理由如下:
1、“犬”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像一只狗的形状;金文则写做“犬”,像两只狗的样子。“犬”原指两只狗的意思。《说文解字》释“犬”:“犬,守兽也。一曰田犬。”段玉裁注云:“今人谓之狗者,古或谓之犬。”也就是说在古代,人们把两种长相很像的狗都叫做“犬”,或者叫“狗”。这种狗长相很酷似今天的中华田园犬。
2、周朝就有明确的犬种分了,《礼记·檀弓下》记载了孔子的话:“吾得正而丧焉,斯可以矣。”郑玄注:“丧,杀之祭也。盖生者有杀,为之祭,如商纣以狗为牺,秦越人以猿为牺是也。”孔颖达疏:“郑以狗为牺牲而祭之,明是犬属。然则当时有二种犬:一种大小如狸,善猎,今之猎犬也;一种大小如狼,能捕鼠及盗,今之观赏犬耳。二者俱可为牺牲,故言‘得正’而已。”可见那时候已经有了猎犬和观赏犬之分。《诗经·大雅·韩奕》有“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国士女,惟裴季之妇,美如冠玉,韩侯既娶,何以宜之?”其中“惟裴季之妇”“美如冠玉”的“裴季之妇”就是周王朝赏给韩侯的一只漂亮的观赏犬。
3、春秋时期有个地名叫“犬丘”的,根据杨伯峻先生考证,这个地名其实就是现在的陕西兴平市。《左传》中有“雍隰叔奉公之献,自杞郊外至,用币于大夫,事毕而还。昭公二十八年,晋荀跞聘于周,遂如晋。晋侯客之,朝其君三族,赐其宝器。”其中的“杞郊外至”和“晋侯客之”的“晋侯”都是说的同一件事:晋国新登位的国君即位的时候,要去拜访同姓诸侯中的老大哥——晋献公,于是从“犬丘”出发,走到“杞丘”才正式拜见。这里所谓的“犬丘”无疑就是指今天兴平的“犬丘”遗址。
1、腊肠犬
腊肠犬的祖先是宫廷卫士,距今大约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腊肠犬是14世纪德国培育的犬种,在德国某些农村作为杀鼠健将一直沿用至今,德国人把这种犬叫“Dothin”,意思是地狗,这种犬习惯在耕地里奔跑,为防止钻入鼠洞时身体受到损伤,人们用皮革缝制了一件“防身服”(即背甲),并把它涂上颜色,使它和泥土的颜色保持一致。后来这种犬流传到大城市,人们发现它不仅忠诚,而且机警、温顺、无攻击性,就把它作为宠物在室内饲养。到这时,才给它取了腊肠犬这个名字。这种狗现在有长毛和短毛两品种,在德国饲养腊肠犬的居民约占20%。
2、贵妇犬
贵妇犬原产英国,属于玩赏犬,主要品种有玩具贵妇犬、吉娃娃贵妇犬、吉娃娃玩具贵妇犬、迷你型贵妇犬。人们熟悉的唐老鸭、米老鼠等动画片的主人公也常以这种狗为坐骑呢!
3、灵缇犬
灵缇犬属大型玩赏犬,原产英国,在3000多年前埃及古都中,就有它的石刻雕像,古希腊人把它叫做“羚羊狗”。它具有“追兔能手”的称号,人们常让它参加跑兔比赛。这种犬奔跑迅速,时速可以达到90公里以上。美国一家狗类俱乐部,曾经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跑兔比赛,最后的结果是:灵缇犬比猎兔的鹰还要抢先6秒钟。
4、沙皮犬
我国广东省有一古老犬种,那就是沙皮犬。沙皮狗的毛短、皮肤松驰,它能耐炎暑,善看护,特别适宜在亚洲亚热带地区饲养,近年来在欧美一些国家很受欢迎。
5、北京犬
北京犬是一种长毛短嘴犬类,它头大,眼睛深陷入眼窝中,耳根高、耳后耸,口短,背长。它原产我国,在国外十分受到人们的青睐。
这些古老犬类经过不断驯化、繁衍、改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品种,现在全世界已达到400多种犬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