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一定会的球虫病吗?
不是必然的,但是概率非常高!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病的症状和病因: 球虫病是由寄生虫-球虫寄生在肠道内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当虫子大量繁殖侵入肠壁时,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精神沉郁、食欲差甚至废绝,严重时会出现脱水、循环衰竭、死亡,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死亡率极高! 它的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所以当兔子吃了被球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后,就会感染发病;另外,球虫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苍蝇等传播媒介间接传染,所以做好环境卫生和定期驱虫非常重要!
一般我们认为,兔子的肠胃很强大可以抗各种细菌、病毒,殊不知,对于肠胃道寄生虫,它们也是有免疫力的。所以,如果你家的兔兔按时按量喂食了含有球虫药的体内外驱虫药,一般是不会得球虫病的。 但是如果出现了拉稀软便的情况,也不能排除球虫感染的可能(即使做了驱虫),因为寄生虫有潜伏性,这时应该及时使用含阿苯达唑的止泻药物,并注意补液防止脱水。
想要彻底预防球虫病,关键是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杀虫工作,减少虫源。 (1)保持笼舍干燥清洁,定期消毒(尤其是夏天,注意防蚊灭蝇) (2)粪便及时清扫入厕所冲走或者用塑料袋封好扔进垃圾箱。 (3)定期给食具和玩具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球虫仅存在于有脊椎动物的肠道内,是专性寄生虫,品种极为多,引起动物发病的球虫称球虫病。不同的动物感染不同品种的球虫。不同的球虫可寄生于动物不同的肠段,一种球虫致病谱中可包括多种宿主。同一种脊椎动物可感染多种球虫。同一种球虫可以不同段发育,阶段寄生于不同种动物的肠道内。球虫仅通过其孢子态的虫体感染宿主,感染宿主后的增殖可有无性增殖和有性繁殖两个阶段,即孢子生殖、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最终又产生孢子态的虫体,从肠道排出体外再感染其他动物。通常以裂殖生殖阶段造成的危害为主。球虫发育过程中一般不需中间宿主,孢子态的虫体也可以宿主体外(饲料中、土壤中)发育,不需要特殊的环境条件。球虫多数只寄生于肠道内,在组织内形成包囊。不同的细胞内发育的球虫,对宿主的损害表现也不同。损害粘膜上皮的球虫,往往造成急性的肠炎,而深部上皮细胞内发育的球虫,往往造成肠组织和肝脏组织的肉芽肿病变
家兔球虫病分布极广,饲养管理不良,饲料营养不良或不全(尤其是蛋白质不足),潮湿(包括笼舍潮湿和兔毛潮湿).饲料中钙磷失衡皆是易发因素。常发生于温暖.潮湿季节中6~18周龄的幼免。病兔和带虫兔的粪便以及污染有卵囊的饲料.饮水.用具.垫草和场地等,均是本病传播的感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虫种.虫数和宿主年龄.环境条件不同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