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有虫子吗?
“眼睛里进入小飞虫,会将其消灭并分解吗?” 不会。 你眼中的世界并非肉眼看得见的这个世界。在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的光谱之外,还有相当大的光谱范围,我们称之为电磁波。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见这些电磁波,但是它们的确存在。而我们眼中能看见的最小的“点”——细胞——其实是由许多复杂的结构组成的,其中就包括许许多多的感光细胞和神经纤维。
这些感光细胞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有不同的敏感度。对于波长大约在400纳米到700纳米(也就是波长在红光灯和日光灯发光颜色的那个区域)的电磁波,锥状细胞有高度的敏感性;而杆状细胞则对波长大约在300纳米到500纳米(也就是波长在紫光灯和紫外线光源发出的光的那个区域)的电磁波更为敏感。人眼之所以能看到色彩,就是因为有这两种不同感受器的存在。
两种不同的感光细胞对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反应有很大差异。比如,杆状细胞对紫外线并不敏感,而对可见光却非常敏感;相反,锥状细胞对可见光很不敏感,而对少量的紫外线却有很强的感知能力。不过,不管哪种感光细胞,其感知物体的原理都是相同的。 当外界光线变暗、色调变淡的时候,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就会把它的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从而产生“看到东西了”的视觉。
然而,小飞虫等微小生物并不会主动发出电磁波脉冲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它们有时候会在我们的眼前扇动翅膀,有时候则静静地停留在那里。这时候,我们的视神经会把这些小生物身前的光线投射区误认为是一个移动的点或是一个凸起来的块,进而把这种视觉信号传递到大脑,形成了“有苍蝇”或者“有灰尘”等视觉。 但是,无论是视神经还是大脑,都不会对这些模糊的信号进行仔细的分析,这些微小的错误信息往往会被忽略掉。我们并不会察觉这些生理上的错觉,而是固执地坚信自己有正常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