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打三针能维持多久?
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狂犬病防治规范中,对暴露后的处理是这样指导的: 也就是说,如果接种者全程接种了合格有效的疫苗,那么一般抗体可以在接种后15天左右产生,并在体内保持有效作用的时间是半年。当然,这个时间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别。 至于你说的打了3针,那应该是24小时内注射了第一针,然后7天后注射第二针,再后面的时间应该按时注射第三针、第四针……
目前,国内的程序都是使用四针法,即第一针注射后,第28天注射第二针,而后每1个月注射一针,共计4针。 如果按这个程序注射完毕,且确认所注射的疫苗为合格产品,那么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是能够持续6个月左右的。 但是如果在接种疫苗期间(包括前后)不小心被咬或者被抓,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重新按照程序继续完整地接种。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半年”是指“感染病毒后潜伏期的一半”,而不是指“疫苗接种后抗体的有效期”。所谓疫苗的“有效期”,应该是指抗体能够维持多长时间而不衰减到不能测出的水平,这一效果是有试验数据支撑的,而且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疫苗,其有效性至少都能维持5年以上,而最长的可达10年甚至更长;所谓的“潜伏期一半”则是指一旦感染病毒,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能够维持多久而不发作疾病——因为疫苗只防止发作疾病,而不能预防病毒的侵入,所以这种说法也是合理的。
所以,综合来看,注射了合格疫苗的人,在抗体存在的情况下受到病毒感染的几率是很低的,几乎相当于零。但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会随着年龄降低一些,因此建议老年人尽量加强免疫,以获得更好的防护。 当然,也要看到,抗体只能阻止病毒进入人体细胞而发挥作用,并不能直接杀死已经入侵的病毒,只有攻击病毒的免疫细胞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完整的疫苗接种程序也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从而能够在病毒入侵时快速大量地生产抗体。 但如果说抗体出现得比较晚,例如超过48小时,或者出现的数量比较少,则要及时补充,以防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