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不能吃什么药?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阿司匹林(消炎止痛),布洛芬(抗炎解毒)和萘普生(消炎镇痛)等药物 这些药物的代谢同样会经过肝脏,如果猫咪服用上述药物后出现食欲不佳、恶心干呕等情况,可能是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引起的。所以上述药物不可擅自给猫咪服用。
另外,部分抗寄生虫的药物也可能会引起猫咪的肠胃不适,也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阿苯达唑(用于线虫感染,如蛔目、绦目),吡喹酮(用于绦虫、蛔目感染),硫氰酸红霉素(抗支原体),甲硝唑(抗滴虫),替硝唑(抗滴虫和阿米巴原虫),氨苄西林(抗菌药物) 以上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特别是抗寄生虫药,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化验检查,确定是哪种肠道寄生虫感染后再用药,切忌乱用。
如果主人发现猫咪服用驱虫药后出现了呕吐腹泻的情况,应该立刻停止给药并带猫咪去医院检查。 如果主人给猫咪服用了人用的药物,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明确说明书中标注的危险因素,判断是否是由于药物滥用导致的问题出现;如果无法确定,最好将药物送至相关机构进行检测。
人用的退烧药,例如:APC、感冒通、去痛片、消炎痛、头痛粉、扑热息痛等,均含有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发生疼痛及发热症状时,临床上常用于犬、猪等动物,但此类药对猫有严重的毒性作用,极小量即可破坏猫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脑神经中枢及骨髓的永久性破坏,出现神经症状、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等症状,病猫出现频卧、肌肉痉挛、抽搐和虚脱等,常于1-3天内窒息而死。
含水杨酸钠的制剂,如阿司匹林也不宜给猫使用,内服后易引起胃黏膜糜烂和胃肠溃疡。
含磺胺类成分的药品(磺胺嘧啶、可溶性磺胺、增效联磺、复方新诺明等),以及含有其他酰胺类成分的药品也不可给猫使用。这类药物内服或注射后,因猫体内缺乏葡萄糖醛酸酶,代谢能力较弱,不能迅速代谢,因而毒性物质增多,极易发发生中毒。轻者抑制白细胞的产生,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重者出现黄疸、血尿和蛋白尿现象,常因肾或肝脏严重衰竭而死亡。
此外,还有保泰松、抗组织胺药(氯苯那敏、曲吡那敏、苯海拉明)、硝基呋喃类药(呋喃坦啶、痢特灵)、汞制剂等药物也不可给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