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吃东西还会大便?
因为吃(进食)不等于消化,也不等于吸收,更不等于粪便的形成及排出。 食物从咽下进入消化道后,首先经过的是口腔黏膜、牙齿的咀嚼,然后依次通过食管、胃、大肠(空肠和回肠),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物质已经被吸收了,比如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等;有一部分被消化液分解了,如糖类是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作用;而蛋白质则是胃酸加上各种蛋白酶的作用;脂肪则有更多的酶参加——胆汁盐和胰腺中的脂肪酶。 可见,除了神经调节外,激素调节也是重要的。在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会刺激细胞对血糖的吸收以及利用,同时抑制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合成,减少脂肪的生成并促进其消耗。另外,甲状腺素也能加速脂肪的利用。这些激素的生理作用都在空腹时有所体现。 然而空腹状态并非指一点食物都不摄入。例如空腹运动,在运动前1h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并不会影响运动量的效果,同时还避免了血糖波动。不过要注意不要一次性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对于题主所说的“为什么不吃东西也会排便”的情况,可能是因为空腹时间较长,身体误以为正处于“饥饿”状态,于是主动排出食物残渣以填补“空缺”;也可能存在代谢问题,导致食物残渣无法正常转化而导致直接排泄出来。不管是以上哪一种情况,只要没有超过上述剂量,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忧。 想了解更多的生理知识,可以关注我的主页!